自带柑橘香的普洱茶,刮油解腻都靠它!
如何避免每逢过年胖 3 斤?请自备刮油神器——普洱小青柑。
一杯普洱自带柑橘香气,解腻暖胃,实在讨喜。平时会各种时令新茶换着喝,但这款是家中常备,尤其一到年底就会大量囤货。
小青柑就是少年时期陈皮,与普洱搭配,在滋味醇厚的茶汤之中,融入柑橘特有的鲜爽,顺口柔和有回甘。
这么妙的组合,也难怪淘宝上铺天盖地都是同类产品,跟负责茶品类的同事淘宝盲买了一批回来试喝。
主要挑选标准是在天猫上销量多、名气大的品牌。
别看只是青柑+茶叶这么简单的组合,仔细拆解、冷泡热冲喝了一圈之后,高下立见。
如何判断一枚小青柑品质?先去产地看一看,它是怎么制作的
去年夏天的时候,我们特地飞了一趟小青柑的产地广东新会。
没错,就是盛产陈皮的新会。
先说结论,一枚优秀的小青柑应该是这样的:
外壳完整、内壁干净,果霜浓郁,清香扑鼻
普洱茶等级越高滋味越好,原料以条索紧细,以细芽肥壮匀整为佳
冲泡后茶汤醇厚有回甘,茶香馥郁余韵悠长
小青柑生长在广东江门市的新会地区,又叫新会柑。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香气清冽,独一无二,盛夏 8 月时候采摘,处于baby时期的它们柑油丰富,独有一股清新和柑类的芬芳。
这是它挂在枝头的样子
小青柑摘下后,开口,然后挖去果肉不留一点白瓤(不然泡茶会发苦),确保内壁像这样透光,才算刮干净。
小青柑壳子处理完毕后的,要泡入水中洗净,微微晒干后填入普洱茶。
新会人试了很多种茶叶,研究出来普洱的醇厚和尖锐的柑青味最是搭配。
整个新会地区都有制作柑普茶,但品质参差不齐。光是普洱茶茶底成本,从十几块到几千块一斤,就差了好几十倍。
饱记的小青柑,填的是普洱核心产区之一,云南勐海的普洱。
填茶后就是晾晒,需要阳光自然的晒干,也需要低温烘焙,让柑和茶能更好的融合。
看,低温烘干后的青柑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茫茫的果霜:
这是柑橘清香的主要来源之一,千万别以为是发霉了哦。
然后我们来对照,一一检查。
一、看壳子,最大的问题是表面几乎无果霜,为了加快烘干,温度过高导致壳子发黑,香气不足。
其次则是内壁没有挖干净、破裂,闻干香有腥味等。
二、看茶底。普洱茶被藏在小青柑里,很容易被忽视,但茶底的好坏,直接影响茶汤滋味。
把里面的普洱都挖出来,不但要看干茶,还要冲泡后看湿茶。
问题比较多的是整体品质不高,茶汤会有杂味,不够香醇。
三、还是要喝喝看。
冷热都试了,热泡更能暴露问题,主要是茶味淡、 太浓、太苦,有杂味、挂感明显,香气浮、与茶味不融合。
1. 经过低温烘干,在表面果皮里的挥发性成分析出在表皮形成一层白色的果霜:
果霜是品质的象征,不是发霉哦:)
2. 普洱茶原料,条索紧细,细芽肥壮匀整,单独泡也是一杯香醇的普洱茶。
这是普洱核心产区之一,云南勐海的普洱
3. 无论冷冲热泡,入喉甘凉,果香浓郁,醇厚回甘,微微果酸味清爽宜人。
最后附上小青柑冲泡指南:
第一泡,加入热水后,即刻倒掉,是为洗茶。第二泡,停留10秒左右,再倒。
第三泡时,小青柑泡开,香味出来。闻着清新,入口微凉,会回甘。
还可以尝试冷泡的方法,少了点茶的涩味,冰凉的温度和清新的柑香搭配最佳。真的很建议试试!